天津迪源绿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
 
 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  • 联系人:彭婷
  • 电话:15620061801
  • 地址:天津市南开区科研西路天津科技广场6-1-1801(天开园)
搜索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

董事长赖长萍:以“劳模精神”铸就化工分离设备的全球突围之路


在化工分离设备这一“工业毛细血管”领域,来自江西萍乡的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矛、社会责任为盾,在全球市场撕开一道中国制造的口子。深耕此领域二十余载的迪尔设备,以0.01毫米的精度雕刻着中国制造的品质刻度。我们走进萍乡国家级经开区新三板工业园,对话优秀校友迪尔企业、天津迪源的掌舵人、南开大学EMBA校友赖长萍,探秘传统制造业如何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社会价值的"反应方程式"。

 

技术深水区:从跟跑者规则制定者

迪尔设备凭借自主研发的力量,成功打造了一条涵盖化工工艺包-分离设备-塔器装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其研发生产的电解液精馏、化工废水环保等分离设备,进一步创新了产品性能,提纯精馏更高效,为客户绿色节能减碳达到了很好的经济价值,这使得迪尔成为了国内少数几家掌握此项先进技术的企业之一。在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,迪尔设备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。公司先后投资几千万元建设了先进的智能生产线,并引入了MES等系统,实现企业数字化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升级,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。

 


管理革新:劳模精神驱动人效革命 

作为江西省劳动模范、萍乡市劳模协会会长,赖长萍将工匠精神注入企业基因。走进生产车间,墙上的劳模星光墙记录着20余名各级劳模的足迹,156块技能竞赛奖牌见证着传帮带机制的成果。在劳模创新工作室,首席技师正指导团队优化钛合金填料模具——这项工艺改进使鲍尔环生产成本降低18%,相关模式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

独特的双通道人才机制,让26名一线职工通过技能认证晋升为中高级工程师。我们推行技能成长终身制,员工年均培训达162小时。赖长萍表示。更令人称道的是,企业设立的迪尔助学基金资助的73名贫困学生中,12人毕业后加入研发团队,形成教育反哺技术的闭环生态。

 

战略升维:从产品出海到绿色赋能   

面对全球产业变局,迪尔设备的全球化战略凸显远见。在欧洲市场,其研发的VOCs治理专用填料帮助客户通过欧盟ETV环保认证,产品溢价达2倍多;在东南亚,通过产品+运维模式建立技术服务中心,客户复购率提升。

绿色转型更是战略核心。企业投资1.2亿元建设的塔设备压力容器零碳示范工厂已于20253月份投产,共建的化工分离传质研究院正攻关二氧化碳捕集吸收等有关技术。

 


EMBA赋能:从制造到智造的系统跃迁

谈到南开大学EMBA学习经历,赖长萍视其为战略转型的关键转折。作业成本法让我们精准识别高毛利产品组合,高端业务市场占比从2∽3%跃升至6%以上;生态位思维促使我们放弃低端市场,聚焦高难度腐蚀性介质场景,利润率提升12个百分点。

更具社会意义的实践是,企业将残疾员工比例提升至13%,相关案例入选清华大学社会责任创新研究。这种将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融合的理念,正是南开大学允公允能,日新月异校训的生动诠释。

 一个制造企业的时代答卷

赖长萍用20年书写了一段中国制造的进化论。而在南开EMBA的课堂上,这位劳模企业家完成了从管理者战略家的蜕变——这或许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迁的微观注脚。

制造业升级没有捷径,就是每天解决一个真问题。赖长萍的这句话,恰是对南开EMBA“知中国,服务中国理念的最佳诠释。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新商业文明中,这样的企业家故事,正在赋予中国制造更深刻更深远的价值内涵。